出品|虎嗅ESG組
作者|陳玉立
頭圖|AI生成
本文是#ESG進步觀察#系列第121篇文章
本次觀察關鍵詞:礦業ESG
出品|虎嗅ESG組
作者|陳玉立
頭圖|AI生成
本文是#ESG進步觀察#系列第121篇文章
本次觀察關鍵詞:礦業ESG
百億黃金失蹤案發生后已有一年時間,但相關方山東黃金仍未出具相關處置方案。反倒是其ESG評級始終穩定在最差的CCC級,且有四年之久。
自全球經濟環境面臨不確定性以來,黃金價格就進入了趨勢上漲的趨勢,作為中國數一數二的金礦公司,山東黃金自然獲利頗豐。
據公開財報顯示,僅2024年上半年山東黃金就實現了顯著的營收和利潤增長,公司的營業收入從上年同期的274.25億元增長至457.73億元,增幅達到66.90%。
在利潤方面,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83億元,同比增加57.2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4.14億元,同比增長60.35%?;久抗墒找鏋?.26元,較上年同期的0.15元增加了0.11元,增幅為73.33%。
而與同行們相比,山東黃金的資源儲備和生產能力也具有明顯優勢。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的數據,2023年度,公司有三座礦山入選中國黃金生產十大礦山和中國黃金經濟效益十佳礦山。2024年上半年,公司礦產金產量為24.52噸,占國內礦山企業礦產金產量的17.33%。
按理來講,如此之大且產銷鏈一體化的金礦巨頭要想做好ESG是相對容易的,其一是資源足夠,其二是公司發展長期向好。但為什么其ESG評級始終處在行業最差?答案是山東黃金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
環境治理“貨不對板”
明晟MSCI之所以對山東黃金的評級為CCC,在“E(環境)”角度下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在生物多樣性、土地利用與水資源管理方面山東黃金明顯落后,二是在有毒排放和廢物方面山東黃金陷入中等/嚴重程度的爭議。
與同行相比關鍵議題分布,圖源:MSCI
在山東黃金去年發布的《2023年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暨社會責任報告》中,曾宣稱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國家及所在地環保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但在具體實踐時,山東黃金卻因環保問題遭到處罰,與報告內容不符。例如,2023年9月,山東黃金旗下公司新疆金川礦業與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林業和草原局依據《生態環境損害評估報告書》達成一致并簽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協議約定新疆金川礦業有限公司賠償損害草原生態環境補償性恢復費用2294.48萬元,分三年支付,2023年支付50%,2024年支付30%,2025年支付20%。顯然,這是一項對生態環境構成持續性危機的事件。
其次,2023年9月,山東黃金旗下公司山東金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又因金青頂礦區尾礦庫擴容工程、擴建工程未依法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擅自開工建設,導致共計被罰45.13萬元。在更早的2022年與2021年,山東黃金旗下子公司也都曾因環保問題遭到行政處罰。
承諾與實際存在差異,圖源:山東黃金《2023年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暨社會責任報告》
通過閱讀其ESG報告,虎嗅ESG組發現其缺少對碳排放目標的設定以及在資源使用上的優化路徑,很難讓公眾了解到企業在實現這些目標過程中的成就和挑戰。
為什么金礦企業尤其要做好環境治理?因為金礦的開采涉及地表剝離、尾礦堆積、水資源消耗等,可能引發生物多樣性喪失、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等問題。
據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IISD)發布的《采礦業脫碳:關于礦業在國家自主貢獻中的作用的范圍界定研究》報告指出,采礦業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貢獻部門之一,每年產生19-5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2%-7%,占全球能源相關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0%。
從宏觀上看,隨著全球能源轉型進程不斷推進,礦業大國和地區在脫碳問題上的緊迫性不斷凸顯,山東黃金無疑需要奮起直追了。
事故頻發、屢次被罰,生產安全置于何處?
在ESG評估體系中,員工健康與安全被放在“S(社會)”維度的首位,這充分反映了其在企業社會責任中的核心地位。
其中,采礦安全是礦業公司ESG中的關鍵問題,直接關系到員工的生命安全和礦山生產的穩定。因黃金開采涉及地下作業、炸藥使用、重型機械操作等高風險工序,所以員工面臨的安全健康風險遠高于其他行業。而當企業不能保障基本的生產安全時,其他社會責任承諾都會失去意義。
因此,黃金企業往往需要安全生產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起點和基礎,通過完善的安全培訓體系、先進的防護設備和科學的管理制度,全方位保障員工的健康安全。
在山東黃金《2023年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暨社會責任報告》中,明確寫有“依法治安、科技強安、源頭治理、精準防控”等措辭,且附上了明確的“安全生產管理舉措”。
山東黃金安全生產管理舉措,圖源:山東黃金《2023年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暨社會責任報告》
然而事實卻是山東黃金旗下礦業公司事故頻發、屢次被罰:
2024年1月24日10時許,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礦寺莊礦區發生一起車輛傷害事故,導致一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13萬元。處罰依據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多項規定,罰款高達600萬元【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魯煙掖)應急罰﹝2024﹞SG3號】;
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礦發生“7·9”車輛傷害事故,這是一起因違規使用礦用人車到礦區外作業、駕駛員觀察不到位造成的一般生產安全責任事故,且有瞞報情節。處罰依據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多項規定,罰款同樣為600萬元【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魯煙掖)應急罰﹝2024﹞SG4號】;
此外,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礦這家公司在2024年9-11月密集出現生產安全違規被罰款的現象(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共披露5起)。另據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報道,在山東省應急管理廳網站通報的5起瞞報事故中,有3起均涉及山東黃金礦業(萊州)有限公司,其中兩起事故均造成1人死亡。
在ESG體系中,社會維度關注企業對其員工、供應鏈及社區的影響。安全事故一旦發生,不僅會對企業聲譽造成嚴重損害,還會引發社區居民的恐慌和抗議,破壞企業與社區的和諧關系。因此,山東黃金在MSCI評級始終落得CCC的確算不上“冤”。
還需一提的是,且不談ESG該如何評價,對于“瞞報”一類情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均有相應的處罰條例,輕則罰款、重則服刑。
早在2019年,世界黃金協會就推出了《負責任黃金開采原則》(RGMPs),其要求黃金企業不僅關注自身的安全生產,還要監督和引導供應商提高安全水平。對于想要參與國際市場的黃金企業而言,RGMPs的實施已經成為“入場券”和“通行證”。
因此,黃金企業的生產安全已不僅是內部管理問題,更是參與全球競爭的關鍵要素,直接影響企業的國際聲譽和市場準入。
企業社會責任需重視
去年年初,山東黃金集團官網發布情況通報:經查,王某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廉潔紀律問題。王某、張某存在違反生活紀律問題。根據規定,給予王某撤銷黨內職務、政務撤職處分;給予張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調離崗位。此事說明山東黃金公司內部監管不足。
緊接著2024年3月,疑似山東黃金加盟商店鋪又開始傳出“跑路”風聲,不少消費者向媒體反映在山東黃金門店寄存的投資金條無法取出。第一財經記者經多方調查發現案件中存在諸多疑點與不合規現象。此事說明山東黃金在加盟商管理方面存在一定漏洞。
綜上,山東黃金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方面都存在可以改善的地方,ESG評級年年落后已經凸顯出其治理改善的重要性。而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黃金企業做好ESG是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