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愛范兒 (ID:ifanr),作者:愛范兒,題圖來自:愛范兒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愛范兒 (ID:ifanr),作者:愛范兒,題圖來自:愛范兒
全新天藍配色、起售價自刀1000元、強悍M4芯片配置,圍繞全新MacBook Air的三個亮點還沒消化完,國補后六千出頭甚至五千多的平臺價格,又再次刷屏。
不少網友大呼“這次真的買得起了”。所以,M4 MacBook Air真的值得買嗎?如果手上有新款,值得換新嗎?
“薛定諤”的藍
如果真的要說MacBook Air當中最“Air”的配色,我現在會毫不猶豫選全新的天藍色。
畢竟,金屬感滿滿的四款老配色,顏值雖然在線,還是缺了一絲生氣,而清淡的天藍色就是“空氣感”本身,低飽和的色澤非常輕盈。
四款頗顯嚴肅的老配色
午夜色和天藍色在色階上剛好形成一個對應關系:
前者是色階上最深的藍色,是接近MacBook Pro上深邃的“深空黑”的藍。
后者是色階上最淺的藍色,在MacBook經典的銀色上帶了一抹藍。
而且,因為后者更亮,不會像午夜色那樣容易將沾滿的指紋暴露。
從左到右:深空灰色、天藍色、沾滿指紋的午夜色
我真的相信這就是最淺的藍色,因為在強光或者弱光的環境下,肉眼很難捕捉到設備上的藍色,只有在光線簡單或者較弱的環境中,藍色才會完全現形。
沒騙你,這真的是天藍色
如果你碰巧對天藍色不感興趣,那其他配色的新款MacBook Air,在外觀、重量、尺寸上都幾乎沒有任何差距,不過不再提供經典的深空灰配色了。
其實更讓我激動的不是天藍色本身,而是蘋果未來對MacBook Air設計和配色的更多可能。隔壁家Surface好看的“仙茶綠”,以及人見人愛的的猛男粉,不如都在下一代安排上?
性能更強,但溫度更低
我們手頭上的MacBook Air是滿血版配置,也就是10 CPU核心+10 GPU核心的版本,和我手上的滿血版M3(8 CPU+10 GPU)MacBook Air對比,跑分上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不過,對于沒有風扇的MacBook Air來說,電腦性能其實更多被發熱制約。
我曾經用M3 MacBook Air玩文字冒險游戲《霓歐出租車》,因為這個游戲未原生支持M芯片,需要轉譯運行,玩一會兒MacBook Air就會發熱嚴重,卡得玩不下去。
我用M4 MacBook Air試了試,發現同樣的10分鐘游戲流程和進度,M3 MacBook Air已經燙手,而M4 MacBook Air還只是溫溫熱。
插件顯示,M4的最高溫度在70度左右;而M3一度來到90度,并且游戲后期已經卡得無法進行。
作為一位文字工作者,日常使用M3 MacBook Air主要遇到的性能瓶頸,基本是在Chrome打開大量網頁并且用插件翻譯的時刻,特別是一些大型網頁,幾乎一點即熱,一熱就卡,這時只能耐心等待筆記本自然降溫,然后趕緊關掉幾個網頁。
同樣是16GB內存,M4 MacBook Air上打開已經讓M3版發熱卡頓的35個網頁,前者的機身溫度雖然也有所上升,但遠不如后者燙手,響應速度也沒有變慢,能快速在這些網頁中切換。
即使是類似Apple Insider或者Reuters這些特別容易卡的大型多媒體網頁,也沒能拖慢M4的步伐。
生產力的提升不止于性能。M4 MacBook Air還支持在打開筆記本的同時外接兩臺顯示器,堪稱“史詩級”更新,以后MacBook Air也能額外多接一個小豎屏看信息流了。
還有一個非常細節的變化:鍵盤手感,新款要更“肉”,按下按鍵要花更多的力氣,沒有舊款那么“脆”,至于哪種更好用則見仁見智了,我個人更習慣打起字來能“噼里啪啦”的舊款。
這個沿用了五年的屏幕,或許是目前MacBook Air最大的槽點。在戶外拍攝時我翻開它的屏幕,發現上面唯一清晰可見的只有指紋。已經不指望這兩三年MacBook Air能有高刷屏,但更高的屏幕亮度,以及MacBook Pro同款的納米屏幕可選項,相信能讓更多用戶更加舒心。
值不值得買?
在MacBook Air發布快訊的評論區,有一位小伙伴這樣留言:
從參數上看,M4處理器無疑比M1 Pro要更強;但在定位上,MacBook Pro又要比MacBook Air更高,處理器之外像是屏幕、揚聲器、散熱等等素質都明顯更好。
所以要不要換機?其實答案很簡單:既然已經動了MacBook Pro換MacBook Air的想法,那說明MacBook Pro上多出來的配置,或許并不是你所需要的。
如果需要一臺更低價、更輕便的新電腦,那老MacBook Pro“降級”更換MacBook Air也未嘗不可。
相信也有不少老Air用戶在看到新配色和低價后就心癢癢了,我個人認為最適合換新的,是還在用M1甚至更老,以及當年入手了8+256GB起步配置的M2用戶,也就是俗稱的“釘子戶”。
如果你在最近趁國補低價購入了16+256的M2/M3 MacBook Air,那這臺機器其實還能再戰許久,或許下一次換機的黃金時機,是更換模具、去掉劉海的大更新之時,根據爆料應該還有2~3年。
而對于想要一臺性能能打、續航領先的輕薄本,又對系統沒有硬需求,或者向往Mac生態的消費者,目前國補后六千出頭、疊加教育優惠甚至五千多的價格,確實是入手的最佳時機了。
MacBook,還是MacBook Air
在被人遺忘的角落,12英寸MacBook在前天剛剛度過了自己的十歲生日。
這個直到現在依舊驚艷的極致輕薄和時尚設計,在當時明顯就是為了代替MacBook Air品牌而來。在New MacBook問世后,MacBook Air仿佛進入凍齡期,過時的外觀和配置沿用了好幾年,和最新產品格格不入。
但MacBook的探索并不成功。為了這個極致的機身,MacBook犧牲了性能、鍵盤穩定性、接口,而這些都是構成一款筆記本核心體驗的基礎。
這個尷尬的尺寸和便攜性,也和蘋果力推的iPad Pro產品重合,二者只能選其一,而我們已經知道了蘋果的選擇。
iPad Pro還在去年首發了M4處理器
MacBook的迭代最終停留在2017年,第二年,重新設計的MacBook Air接棒推出,產品迭代至今。
M1問世之后,12寸MacBook復活的呼聲漸起,畢竟這個低功耗、高性能的平臺,確實最適合這款極致輕薄的設備。
5年過去,我們幾乎可以蓋棺定論,12寸MacBook不會復活。
但它還需要復活嗎?極致便攜的生產力,已經被iPad代勞;而兼顧時尚和實力的定位,現在落在了MacBook Air頭上。
這代MacBook Air比以往都更有MacBook的即視感:全新的天藍色是MacBook產品線上少見的彩色,如同12寸MacBook上曇花一現的粉色,代表一種更有活力的路線;更低的起售價,意味著MacBook Air要面對更多入門用戶推出。
所以,MacBook不會復活,也無需復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愛范兒 (ID:ifanr),作者:愛范兒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