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返樸 (ID:fanpu2019),作者:王新凱,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2025年3月11日,美國教育部正式宣布啟動該部門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計劃。此次裁員將導致1300多名員工失去工作,加上之前約600名接受買斷的員工,受影響人數已占該機構4100多名員工中的近50%。被裁員工只有10天時間來交接工作職責,將獲得至少90天的遣散費。
據媒體報道,在宣布裁員之前,教育部員工們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通知他們出于“安全原因”,該部門的所有辦公室將于3月12日關閉。該郵件指示員工將筆記本電腦帶回家,以便12日進行遠程辦公,并稱當天“無論出于何種原因,都不允許他們進入教育部門的任何設施”。
據內部消息人士透露,裁員決定實際上早已在醞釀之中,但具體細節和執行時間卻一直保密,直到最后一刻才對外公布。在裁員實施前,美國教育部也曾采取了一些前期措施,如鼓勵員工自愿離職,提供買斷選項等,以減少裁員的阻力和影響。但自愿離職的員工數量遠未達到預期目標,最終導致強制裁員的鍘刀落下。
美國教育部在聲明中表示,此次裁員是為了提高效率、增強問責制,并確保資源能夠更好地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即學生、家長和教師手中。教育部部長琳達·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在聲明中稱:“今天的裁員行動反映了教育部對效率、問責制以及確保資源分配到最重要的地方的承諾。此舉是恢復美國教育體系偉大邁出的重要一步。”
教育部部長琳達·麥克馬洪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帖
美國教育部作為美國聯邦政府的重要部門之一,長期以來在教育政策制定、學生貸款管理、教育公平保障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其核心職能包括管理聯邦學生貸款、佩爾助學金,以及執行《教育修正案第9條》(Title IX)等政策。
然而,美國教育部自1979年由民主黨總統吉米·卡特推動成立以來,一直是共和黨保守派的“眼中釘”。共和黨長期指責該部門“違憲”“過度干預地方教育”,并“傳播進步意識形態”。尤其是特朗普政府認為聯邦政府機構臃腫,效率低下,主張將教育決策權下放給各州,減少聯邦政府對教育事務的干預,以實現所謂的“去聯邦化”和“權力回歸地方”。
特朗普在2024年總統競選中,曾將“廢除教育部”作為核心承諾之一,并納入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主導的《2025計劃》(Project 2025)。該計劃提出全面改革聯邦政府,包括解散教育部、終止學生貸款減免、撤銷《教育修正案第9條》對性侵受害者的保護,并將教育管理權下放至各州。
2025年1月特朗普上任后,便開始對聯邦政府機構進行了大規模的精簡和重組計劃,其中教育部就是重點削減對象,尤其是任命前職業摔角娛樂界高管琳達·麥克馬洪為教育部長。后者自2009年短暫擔任康涅狄格州教育委員后,再無教育領域經驗。由她來執掌教育部,也被外界視為推進教育激進改革的一個重要信號。
激進政策引發教育系統震蕩
此次教育部裁員計劃,首當其沖的便是那些被裁員工,他們將需要重新尋找工作,同時這也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就業壓力和不安定因素。對此,工會組織代表被裁員工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抗議,稱特朗普政府對教育部數千名致力于服務同胞的員工毫無尊重,并承諾將采取行動反對這些裁員。
其次,盡管美國教育部聲稱核心項目如學生貸款發放和佩爾助學金等將繼續進行,但大規模裁員無疑會對這些業務的正常運轉產生沖擊。許多負責政策制定、監督執行以及學生服務的崗位也受到了影響,可能導致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的下降,甚至出現一些業務的中斷或延誤。
此次裁員中,聯邦學生援助辦公室內部直接從事政策和高等教育監督的團隊,包括處理學生貸款實踐和助學金投訴的機構面臨最嚴重的削減,員工從1500人銳減至750人,這可能會影響到學生貸款的審批速度和準確性,進而影響到學生能否及時獲得教育資金支持。2024年FAFSA(聯邦助學金免費申請)系統故障曾引發申請延誤,而裁員后這一問題恐將加劇。特拉華大學教育政策副教授多米尼克·貝克(Dominique Baker)警告:“與教育部解散后的風暴相比,之前FAFSA的混亂只是小問題。”
從長遠來看,教育部裁員計劃也可能會對美國的教育體系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如果教育決策權過度下放給各州,可能導致各州教育政策和質量的參差不齊,加劇教育資源的不平等分配;另一方面,聯邦政府在教育領域的監督和協調作用被削弱,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全國性的教育改革和公平政策的推進。尤其是《教育修正案第9條》保護的性侵犯調查被終止、旨在資助低收入學生的佩爾助學金縮水,一些貧困學生、弱勢群體和少數族裔將受到很大影響。
支持與反對的激烈交鋒
不過,共和黨和保守派普遍對此次裁員表示支持,他們認為美國聯邦政府機構過于龐大和繁瑣,削減人員可以減少政府開支,提高工作效率,將更多的權力和資源交還給各州和地方政府,讓其能夠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更符合需求的教育政策。
比如傳統基金會就稱此次裁員是“終結聯邦過度干預的第一步”,并強調地方自治與財政節約。美國企業研究院(AEI)高級研究員馬克·施耐德(Mark Schneider)也稱現行機制“低效且無意義”,并支持將學貸項目移交財政部。
但是民主黨人和工會組織認為,這是對教育體系的一次破壞性打擊,并發出強烈譴責。他們指出,教育部的員工大多是致力于服務公眾的公務員,許多是前教師和校長,他們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大規模裁員不僅會導致大量優秀人才流失,還會嚴重影響到教育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最終損害的是學生和家長的利益。
當地時間3月11日,民主黨眾議員Mark Takano與教育部員工和支持者一起在美國教育部大樓外集會抗議|圖源:Mark Takano的社交媒體截圖
全國教育協會(NEA)主席貝基·普林格爾(Becky Pringle)批評稱,“這是對教育公平的系統性破壞。”美國教師聯合會(AFT)主席蘭迪·溫加滕(Randi Weingarten)指責裁員“魯莽且短視”,將導致數千萬學生失去支持。全美學生聯盟(NSA)也發起“拯救教育部”的抗議活動,在華盛頓和多所大學校園組織集會。
學術界和教育專家也普遍對裁員計劃表示擔憂,認為雖然教育部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但此次裁員并非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式。相反,激進的舉措可能會削弱教育部在保障教育公平、監督教育質量等方面的重要職能,進而影響到整個教育體系的穩定和發展。哈佛大學教育政策教授大衛·德明(David Deming)指出,聯邦教育數據收集與標準化評估可能中斷,影響全國教育研究。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埃里克·哈努謝克(Eric Hanushek)警告,權力下放可能加劇各州教育資源不平等。
當然,一些中立觀點認為,此次裁員事件反映了美國政府在機構改革和權力分配方面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爭議。在追求政府精簡和效率的同時,如何平衡聯邦與地方的權力關系,確保公共服務的質量和公平性,是一個需要長期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美國教育部此次大規模裁員事件,是特朗普政府機構改革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在教育權力分配上的一次較量。雖然裁員的初衷是為了提高效率和減少政府開支,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面臨著諸多挑戰和爭議。特朗普政府搞的教育部大裁員,不僅是行政精簡,更是意識形態戰爭的縮影。無論是支持者眼中的“自由回歸”,還是反對者警告的“系統崩塌”,這場改革都將重新定義美國教育的公平性與未來方向。
而美國教育的未來將在這場政治博弈中充滿不確定性。教育部部長麥克馬洪在11日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說,裁員計劃只是教育部淘汰冗員的“第一步”。當被問及此次裁員是否最終指向撤銷整個部門時,她回答,“是的”。
不過,盡管共和黨控制參眾兩院,但廢除教育部需參議院60票支持,目前共和黨僅占53席,跨黨派合作難度極大。(詳見返樸此前報道:特朗普放言廢除美國教育部,誰能阻止他?)民主黨也已計劃通過訴訟挑戰裁員的合法性。隨著2026年中期選舉臨近,教育政策的爭議勢必成為兩黨爭奪的焦點,而數百萬學生與家庭將在動蕩中尋找出路,美國教育體系的發展和改革仍需在各方利益和觀點的平衡中尋找方向。
參考資料:
[1]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trumps-education-secretary-described-a-final-mission-now-shes-enacting-mass-layoffs
[2]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government/politics-elections/2025/03/11/education-department-reduce-staff-ha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