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CC情報局 (ID:cancer-weekly),作者:李林,編輯:白金娜、屈功澤,原文標題:《舞電鋸行納粹禮是嗑嗨了?揭秘馬斯克濫用藥物爭議》,題圖來自:AI生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CC情報局 (ID:cancer-weekly),作者:李林,編輯:白金娜、屈功澤,原文標題:《舞電鋸行納粹禮是嗑嗨了?揭秘馬斯克濫用藥物爭議》,題圖來自:AI生成
一
揮舞電鋸、行納粹禮、登陸火星,這些是馬斯克吸食氯胺酮(K粉)后的幻象嗎?
今年2月,馬斯克高舉一把電鋸,以搖滾明星的造型出現在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時,說話結巴,并質疑美國國庫是否真的存有黃金。這一幕讓X上的網民開始討論他是否在上臺前吸食了氯胺酮(ketamine)。而在之前,他在特朗普的集會上做出了一個有爭議的類似納粹禮的手勢,這更讓人們對他吸食這種藥物的猜測達到了頂點。
這并不是馬斯克第一次因怪異行為而引發公眾對其精神狀態的擔憂。他曾帶著火焰噴射器參加播客之王喬·羅根的訪談,兩人還一起吸食了大麻。但那是在2018年,當時馬斯克還只是世界首富。
針對上述怪異的舉動,《大西洋月刊》在今年3月的最新一期雜志上,發表了關于目前擔任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在特朗普政府中掌握著巨大權力的馬斯克,過量使用氯胺酮的文章,稱“藥物濫用可能給人造成統治世界的幻覺”。3月22日,這家雜志又在X上重新轉發了這篇文章,引發人們關于馬斯克過量吸食氯胺酮的爭議。
事實上,這并不是馬斯克第一次被爆吸食氯胺酮。
去年1月,《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先后爆出他吸食K粉導致健康危機的新聞。而非法使用毒品可能危及SpaceX與美國政府數十億美元的合同。
前不久,馬斯克的傳記作者艾布拉姆森在X上的帖子中寫道:“我完全相信馬斯克可能瘋了。”他聲稱馬斯克的精神健康和決策能力一直在下降。
“鑒于他承認患有精神疾病、大量吸毒和面臨嚴重的壓力,現在有理由擔心他病情嚴重。”
他還聲稱,馬斯克的私人問題可能對公眾產生嚴重的后果。
馬斯克深夜在X上發布的帖子、發給聯邦雇員的大規模電子郵件,以及在電視上發表的不連貫言論等日益怪異的行為,都引發了人們的質疑:這是馬斯克的本性,還是與他服用氯胺酮有關?過去幾年里,民眾一直在猜測他到底攝入了多少氯胺酮、他是否正處于藥物影響之下,以及這種藥物可能如何影響他的行為?
《大西洋雜志》甚至暗示:氯胺酮最顯著的特性,是它能讓人脫離周圍的現實世界。馬斯克的行為,也許是這種藥物的副作用?
二
馬斯克曝患有阿斯伯格癥與抑郁癥,什么是氯胺酮?它是如何成為“K粉”的?
馬斯克究竟有什么病?
2021年5月8日,馬斯克在《周六夜現場》上公開宣布自己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癥。他還對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發文自嘲:“我知道自己有時會發表奇怪的言論,但這就是我的大腦運作方式。”
在精神醫學中,阿斯伯格綜合征是“孤獨癥譜系障礙”中的一種特殊類型。而所謂的孤獨癥,就是大眾所說的“自閉癥”。
阿斯伯格綜合癥本身不會直接引發抑郁癥,但其帶來的社交困難、情感調節、壓力應對挑戰等問題可能增加抑郁癥的風險。對于馬斯克這樣處于高壓環境中的個體,這種風險可能更高。
去年6月27日,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回應,自己服用K粉只是為了治療抑郁癥。馬斯克在接受CNN主持人唐·萊蒙(Don Lemon)采訪時表示,他持有執業醫生開的氯胺酮的處方,并大約每隔一周使用一次,以幫助緩解抑郁癥狀。當萊蒙問及他是否曾濫用氯胺酮時,馬斯克回答說:“我不這么認為。如果你使用過量的氯胺酮,你根本無法完成工作。”
馬斯克稱,他的病情可能是遺傳性的,不一定與外部負面事件有關。
馬斯克服用的氯胺酮為何會引發人們的廣泛爭議,氯胺酮是毒品嗎?
氯胺酮,全名為2-鄰氯苯基-2-甲氨基環己酮,是苯環己哌啶(PCP)的衍生物。因其物理形狀通常為白色粉末,而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是K,故俗稱K粉。1970年,美國率先將氯胺酮用于戰地麻醉劑。
上世紀90年代,它作為一種名為“Special K”的街頭毒品,幫助狂歡派對上的人們進入欣快狀態。在娛樂場所中,K粉經常被與搖頭丸混合使用。據吸食者稱,含K粉的“搖頭丸”作用時間更長、致幻能力更強。吸食者會瘋狂搖頭。過量服用K藥引發了美國的毒品危機。其后。美英等國先后將其列為管制藥品。
2019年3月5日,美國FDA批準了一種名為速開朗(鹽酸艾司氯胺酮鼻噴霧劑,Spravato)的藥物,用于治療頑固型抑郁癥,允許鼻噴霧劑與口服抗抑郁藥聯合使用。
氯胺酮長期服用,則會帶來與K粉相同的副作用。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對于馬斯克服用氯胺酮一直有爭議。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文天林告訴“CC情報局”,氯胺酮的臨床應用主要在三個方面:傳統麻醉用途、新興抗抑郁治療、疼痛管理。
氯胺酮作為靜脈麻醉劑,主要用于手術麻醉或麻醉誘導,尤其適用于兒童術前鎮靜(如避免哭鬧),其特點是起效快且保留部分自主呼吸功能,不需要呼吸機可直接使用,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使用廣。
近年來研究發現,低劑量氯胺酮可快速緩解難治性抑郁癥癥狀,尤其是伴有急性自殺意念的患者。中國也于2023年已批準鹽酸艾司氯胺酮鼻噴霧劑用于抑郁癥治療。小劑量氯胺酮在術后鎮痛和慢性疼痛治療中也有應用。但它同時也可能產生精神解離癥狀(如現實扭曲感、幻覺)和行為失控(如情緒激越、判斷力下降、肢體不協調、語言混亂或沖動攻擊行為)、噩夢、唾液分泌過多、顱內壓升高等副作用。
為防止氯胺酮濫用產生的公共衛生問題,中國自2004年起,將氯胺酮正式列為國家管制的第一類精神藥品,將氯胺酮的生產、銷售納入一個被嚴格監管的全封閉體系嚴格管制。盡管嚴格管制,氯胺酮仍以“K粉”形式在娛樂場所非法流通,成為禁毒重點對象和社會問題。
三
氯胺酮與妄想思維有關嗎?醫生對馬斯克的幾點建議
文天林主任告訴“CC情報局”,馬斯克自稱童年確診阿斯伯格綜合征,并透露因抑郁癥使用氯胺酮治療。他的成長經歷(如家庭暴力、校園欺凌)也可能加劇了心理創傷,增加抑郁風險。其個人行為也似乎有一些異于常人的表現,如情緒波動大、工作狂傾向及異常舉動與言論等,這可能類似于“雙相障礙”“抑郁癥伴激越狀態”或人格異常。
但對其行為的醫學解讀目前缺乏直接證據,尚無公開醫學報告或檢測證明馬斯克的行為與氯胺酮直接相關,其“瘋狂舉動”可能涉及多種因素(如壓力、人格特質、其他健康問題等)。即使馬斯克使用氯胺酮治療抑郁癥,也無法將其單一歸因于藥物作用。
天才企業家常見的特質(如睡眠剝奪、高壓環境下的創造力迸發)可能與行為異常存在混淆因素,也需區分“醫療劑量”與“濫用劑量”的差異,對其行為需要謹慎解讀,不應該惡意炒作。根據中國《精神藥品管理辦法》及國際醫學倫理規范,未經檢測的個體行為與藥物關聯性推測缺乏科學依據,媒體報道應避免誤導公眾對精神類藥物形成污名化認知。
文主任還提醒,長期濫用氯胺酮可能導致認知功能損害、人格改變及精神癥狀,如偏執、攻擊性、泌尿系統損傷,如氯胺酮尿路病變,膀胱攣縮、血尿及成癮等,要嚴格監管。他還針對馬斯克服用氯胺酮治療抑郁癥,提出了幾點建議:
1. 嚴格遵循醫療規范,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自行調整劑量或頻率;
2. 定期進行泌尿系統、認知功能及心理健康評估,預防藥物副作用;
3. 綜合治療策略,結合心理治療(如CBT)及社會支持,減少對藥物的單一依賴;
4. 若出現行為失控或情緒波動,需重新評估治療方案,排除雙相障礙等共病可能;
5. 警惕娛樂化用藥的法律風險,尤其在公開場合的行為需符合社會規范;
6. 作為公眾人物,應避免傳遞“藥物濫用合理化”的錯誤信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CC情報局 (ID:cancer-weekly),作者:李林(《CC情報局》特約撰稿員),編輯:白金娜、屈功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