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Ek曾告訴媒體,他們所比較的公司是蘋果或特斯拉,但他們希望是在一個“非常不同”的領域發力——醫療保健。并且,Ek表示,Neko Health所打造的產品,將是醫療保健界的第一款iPod。
回溯Neko Health的成長故事,這家公司從營銷甚至到門店,都低調到容易讓人忽略。Neko Health是誰?這家僅成立兩年不到的歐洲公司,如何能在沒有過多營銷的情況下,成為估值破十億美元的獨角獸?為什么僅靠兩家線下門店就成為獨角獸?
一、299英鎊:一場沉浸式科幻體驗的全身掃描
全身掃描并不是新鮮概念,在公立醫院叫核磁共振,在金·卡戴珊的Ins貼子里叫“救命機器”。
![]()
不過,和Prenuvo和Ezra這些提供MRI和CT掃描的公司不同,Neko 不使用基于 MRI 的掃描,而是專注于非侵入性掃描技術,其中包括:
在Neko Health的健康中心,它是一場穿越未來式的高端健康體驗。
這項299英鎊的服務包含什么?
![]()
走進Neko Health的線下健康中心,你仿佛置身于美劇Severance中的某個場景。低飽和度的墻面、低調的泛光照明,極簡的圓角金屬家具,不知通往哪里的靜謐走廊,當然還有神秘莫測的高科技儀器。
你在這里的體驗也不同于以往的體檢。
首先,一位助理會記錄一些關于你的基本信息,然后帶你進入一個房間,換上內衣、浴袍和拖鞋,另一位助理會在接下來測量身高和體重,然后會帶你進入一個圓柱形的艙室,Neko Health的核心服務是先進的全身掃描——你站在一個透明的圓柱形倉里,四周燈光閃爍,那是在這里,配備了70個傳感器正在工作,它們能夠在幾分鐘內拍攝2000張你的高清圖片,收集數百萬甚至5000萬個數據點的復合圖像,涵蓋身體測量、血管狀況和心率等多個方面。隨后你來到另一間檢查室,進行血壓、眼壓測量、握力測試,以及血液樣本采集。整個體檢過程耗時不到一小時。接著,你就換好衣服,并被帶到一個獨立的咨詢室,醫生會在那里詳細解讀數據。提供個性化的健康評估和建議。Neko Health更建議你可以每年做一次掃描,更新自己的健康檔案,來跟蹤健康變化,與同齡人進行基準比較,并監測自身健康指標的改善。
基于透徹的身體掃描和海量數據分析,Neko Health旨在幫助客戶在早期發現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糖尿病以及某些類型的癌癥等常見慢性疾病。
完成新一輪融資后,Neko宣布將利用這筆資金,進入美國市場——因為美國是除了歐洲,他們的候補名單中人數最多的國家。
二、Neko是否真的值這么多錢?
有一些人質疑,這個僅擁有兩家線下診所的全身掃描公司是否真的值這么多錢?
畢竟,如核磁共振初創公司——Ezra,其在美國開設了18家診所,估值僅為Neko的十分之一。瑞典數字健康企業Kry,同樣設有實體診所,其在2022年的估值為20億美元,其在2023年的收入為1.88億歐元,估值是其收入的10.6倍。
Neko剛開業時,掃描費用是150歐元,根據Neko官網的數據,其 2023 年 2 月 2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接受掃描的 2707 人。
根據創投媒體Sifted報道,Neko2023年的凈收入為550萬瑞典克朗,而運營成本為1.06億瑞典克朗,其中5600萬瑞典克朗用于員工工資。到2023年底,Neko擁有44名員工。
![]()
2023年年底,Neko提高了掃描價格,其在瑞典漲到了250歐元,在倫敦漲到了356歐元。該公司今年1月宣布,已經在斯德哥爾摩和倫敦完成了1萬次掃描,而倫敦診所在2024年最后一個季度開放。Neko還計劃今年增加在英國的診所數量,并向美國擴張。
如果根據Neko的報告,2023年Neko的凈收入為50萬歐元,即便其2024年的收入翻了至少4倍,按照Kry估值的算法,Neko的估值也難以達到17億美元。
不僅如此,隨著擴張,Neko的運營成本將持續提高。首先是其位于倫敦的線下診所,該地區的一處商業租約的年平均租金為18萬英鎊。另外,Neko進行了人員的擴張,自2023年以來,其員工數量增加了一倍。另外,Neko 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 Hjalmar Nilsonne 在接受 TechCrunch 采訪時表示, Neko 悄悄收購了一家開發傳感器以增強其數據捕獲能力的初創公司。
將Neko和Kry這樣的全身掃描診所放在一個估值體系下并不準確,在投資者看來,Neko更是一家人工智能醫療數據公司。Neko現在做的是將數據和技術,垂直整合到一款產品中。這也是Neko的與眾不同之處。
三、“丹尼爾·埃克效應”——外行人顛覆現有醫療體系
Neko的估值以及資本的青睞,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創始人,尤其是Daniel Ek。
Neko Health的兩位創始人無一具有醫學背景——Daniel Ek,在過去二十年里以創立音樂流媒體平臺Spotify而知名,Hjalmar Nilsonne是瑞典的科技創業者,他在Neko Health之前剛賣掉一家環保科技公司。
從多年前起,當Ek在Spotify忙著和Youtube、蘋果打流媒體大戰時,巨大的壓力讓他身體吃不消。他總是用運動手表監測自己的身體數據,閑暇時還會翻一翻醫學期刊。Ek始終認為,現行的醫療體系臃腫、低效,需要被顛覆,但彼時他沒有具體的想法,也沒有精力來解決這個巨大的問題。直到2018年,Spotify上市了,他終于有錢有閑轉向下一個創業項目。
Ek和Nilsonne認為,現今大多數醫療保健服務,都側重于治療疾病而不是預防。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需要治療的疾病數量迅速增加,現有系統承受了不可持續的壓力。
數據表明,75%的醫療費用流向了慢性疾病治療。Neko Health相信,預防和早期發現疾病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因為大多數慢性病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或者如果及早干預,可以延遲幾十年發生。但現有的醫療保障體系并不能覆蓋這部分需求。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的健康檢查僅向44至74歲的人每5年提供一次,且測試范圍窄,也不能讓醫生提供解讀指導。
抱著顛覆現有醫療體系的決心,Ek和Nilsonne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開設了第一家Neko Health的線下健康中心。Ek是程序員初審,Nilsonne則是工程師,二人分攬了軟件和硬件工作,打算制造最先進的全身掃描設備。
2023年,斯德哥爾摩店開張。他們發現,消費者對這類全身掃描的熱情極高,也給出了積極的反饋。在斯德哥爾摩運營的第一年,Neko Health掃描了2707人,其中78.5%的人沒有發現健康問題,14.1%的人發現了需要進一步治療的問題,1%的人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心血管、代謝或癌癥疾病,且此前他們對此毫不知情。2024年,Neko Health倫敦店正式開業。
在2022年的一次媒體采訪中,spotify的早期支持者,Northzone風險投資基金的合伙人PJ P?rson就表示, Ek是少數幾位證明有能力帶領一家企業從小型初創公司一路發展到上市科技巨頭的首席執行官之一。
不久前,硅兔君報道了Ek的公司Spotify在持續18年虧損后,終于賺錢并股價飛漲的故事。在Neko的投資者中,也能看到Spotify早期投資人的身影,例如Lakestar,其合伙人是Klaus Hommels,他是Klarna、Spotify和Skype的早期天使投資人。
2023年,Neko Health從LightSpeed Ventures等投資者那里籌集了6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2025年1月,又完成2.6億美元B輪融資。
Nilsonne表示,未來Neko 還將專注于醫療硬件和軟件的研發。 “我們采用垂直整合的模式,即我們制造這些設備,我們開發軟件,并且我們有診所。”未來Neko的目標是每年進行更新,引入更多衡量參數,并可能以不同的價格,為不同層次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務。
四、抗衰與長壽,硅谷永遠的烏托邦
目前,Neko Health已經完成1萬次掃描,80%的消費者在掃描后預約第二年復購。
Ek預測,到今年底,公司將按計劃完成大約5萬次掃描,公司也正考慮開辟新的線下地址。
投資者的熱情與近些年硅谷追求健康、抗衰、長壽的熱潮不無關系。從卡戴珊姐妹的“輸液party”,到馬斯克帶火的司美格魯肽,再到抗衰狂人Bryan Johnson的換血療法,甚至“轉基因人”……這些狂人們樂此不疲地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也促生了一批健康管理和生物科技類公司。Neko Health甚至只是其中看起來更靠譜、更不嚇人的一個。根據TechCrunch報道,Neko的一位早期支持者表示,一些最堅持的等待名單上的人是投資者,他們為了身體和資金的健康狀況,想要親自檢查該公司。
盡管如此,Neko Health不可避免地遭到各方質疑。
一方面是監管壓力。如今政府的審查異常嚴格,Nilsonne曾對媒體表示,需要提交數百甚至數千份文件。
另一方面是公眾的信任。自“硅谷史上最大騙局”血液檢查公司Theranos之后,任何聲稱要“開啟預防性醫療新時代”的公司都會被消費者在心中打個問號。一些醫學界人士也對全身掃描的效果存疑。美國放射學會表示:“迄今為止,沒有文件證據表明全身篩查具有成本效益或延長壽命的效果。”瑞典隆德大學醫學倫理學教授Nils-Eric Sahlin博士對媒體DealBook說,這類檢查存在假陽性問題,可能導致患者二次就醫,給正常的醫療體系增加負擔。
不過,無論是出于相信科技、追求長壽、焦慮健康還是“試試沒壞處”的心理,預約Neko Health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申請掃描的用戶已經超過10萬人。
面對多方壓力,Ek表示,“如果這最終讓我賺不到錢,我會非常高興,但我們確實為真正的人解決了世界上真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