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影院,天美传媒97a∨,天堂av,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十圖解讀比亞迪2024年報:價格戰越打越賺錢?
2025-03-27 09:10

十圖解讀比亞迪2024年報:價格戰越打越賺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云見 Insight,作者:王海璐,題圖來自:AI生成

文章摘要
比亞迪2024年營收7771億元,凈利潤403億元,銷量427萬輛蟬聯全球新能源車銷冠。通過價格戰擴大市場份額,利用垂直整合和規模效應維持22%汽車毛利率,同時布局高端化和出海,出口占比提升至10%,高端品牌銷量不足5%但規劃新品。資本開支下降和加速折舊釋放利潤,海外工廠及滾裝船助力全球化,券商預測2026年海外銷量達150萬輛。

? ??價格戰盈利逆增:價格戰下毛利率升至22%,規模效應和垂直整合對沖成本壓力。

? ??垂直整合優勢:全產業鏈布局降低采購成本,供應鏈抗風險性增強。

? ??高端化艱難破局:高端品牌占比不足5%,2025年推多款20萬+車型搶占市場。

? ??出海加速擴張:出口銷量同比增72%,海外建廠+滾裝船推動全球份額提升。

? ??智駕技術平權:天神之眼系統下放7萬元車型,60%車型標配高速NOA功能。

? ??資本看好未來:股價翻倍破萬億,券商預測2026年全球交付650萬輛。

汽車行業的價格戰打了 2 年,比亞迪不但沒把子彈打完,反而越來越賺錢。


2024 年,比亞迪毛利率、凈利率雙增長,銷量、營收均超預期。這一年,比亞迪的總營收約為 7771 億元,歸母凈利潤約為 403 億元,期末現金儲備達到 1549 億元。


在中國和全球新能源車市場,比亞迪蟬聯銷冠,總銷量達到 427 萬輛。排名第二的特斯拉銷售了 179 萬輛車,僅相當于比亞迪純電動車的銷量(177 萬輛)。


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去年在補貼的刺激下同比增長 36%,而比亞迪的增速跑贏大盤,增長了 41%,既是增長紅利最大的受益方,也是拉動增長的主要引擎。


比亞迪一邊打價格戰,推動“科技平權”,另一邊,試圖用出海和高端化,把降下去的利潤漲回來。 


這并不容易,2024 年,比亞迪 80% 的銷量在 20 萬以內,仰望、騰勢、方程豹的銷量占比不足 5%。 


本文將用 10 張圖解讀比亞迪左手價格戰、右手高端化的 2024 年。




打價格戰,更賺錢


2024 年,比亞迪用價格更低的“榮耀版”車型換來了更大的銷量。


這一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在補貼的刺激下繼續高歌猛進,總銷量達到 1287 萬輛。其中,混動車是增長的主力,總共銷售了 514 萬輛,同比增長 83%。純電動車銷售了 772 萬輛,同比增長 16%。


比亞迪同時踩中了大眾消費市場、混動車和國產車增長的三重紅利,2024 年在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占有率達到 33%。去年銷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車,有 8 款來自比亞迪。





比亞迪用價格戰換來了更大的銷量和收入,同時還能維持 19% 的毛利率和 5% 的凈利率。其中,比亞迪汽車業務的毛利率為 22%,同比增長 1%。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 2024 年的毛利率是按照財政部新印發的會計準則調整后,將質保費從銷售費用轉入營業成本后的數值。調整前,比亞迪的整體毛利率約為 21%,汽車業務的毛利率約為 24%。





2024 年,比亞迪的汽車收入增長了 28%,而營業成本僅增長了 26%,低于收入的增幅,因此毛利率逆勢上漲。


能在打價格戰的同時,維持可觀的毛利率,這一半要歸功于比亞迪不斷增長的生產規模,另一半,則得益于其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通過全產業鏈布局,比亞迪對沖了價格戰帶來的損失,使得零部件采購價格趨近于其制造成本。 


供應商拿到比亞迪的訂單,往往賺不到什么錢,但至少可以把產能跑滿。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現金流才是企業的生命線。


與外部供應商相比,比亞迪內部的供應鏈部門的抗風險性要高不少。它們可以按照自身銷量規劃產能,不受市場波動影響。


如果比亞迪的銷量突然大幅下滑,垂直整合的模式可能會帶來系統性風險,這會導致現金壓力驟增,利潤更快崩潰。但至少在今天,比亞迪仍處在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 


除了供應鏈端的成本下降,出海銷量的增長也為比亞迪改善了毛利率。2024 年,比亞迪出口銷量占比約為 10%,但貢獻了總收入的 29%。多家券商預測,比亞迪 2025 年的出口銷量會達到 80 萬輛,盈利性還會進一步改善。


在財務方面,比亞迪也有調控空間。比亞迪 2022 年的資本開支到達高峰,但隨著產能利用率的提高,制造成本隨之下降,加上采取加速折舊法,整車固定資產折舊平均 6 年,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折舊的壓力解除之后,利潤還有釋放空間。


左手價格戰,右手高端化


價格戰的戰火并沒有在 2024 年停下來,但比亞迪換了一種形式。


2025 年,比亞迪把 “天神之眼” 智駕系統下放到 7 萬元的車型上,價格維持不變,以此鞏固 20 萬元以下的基本盤。


同級別的燃油車,大部分只有基礎的定速巡航、車道保持等智駕功能。而電動車的價位普遍高于比亞迪。 


天神之眼分為三套方案。頂配天神之眼 A 搭載三顆激光雷達,專供豪華品牌仰望;天神之眼 B 搭載 1~2 顆激光雷達,搭載在騰勢、方程豹及比亞迪品牌的高端車型上;天神之眼 C 不帶激光雷達,為三目 5R12V 純視覺方案,可實現高速 NOA 等功能,搭載于比亞迪王朝和海洋網的剩余車型。



在 2025 年的產銷規劃中,比亞迪預估,至少 60% 的車型能夠搭載高速 NOA 及以上的智駕系統。


據多家券商測算,標配智駕系統大概會為比亞迪增加 4000 元的制造成本。但這家公司有辦法通過優化其他零部件成本、提高效率,覆蓋這部分成本,而無需漲價。


一方面用智駕平權發起新一輪價格戰,另一方面,比亞迪希望通過高端化改善產品結構。


2024 年比亞迪的單車平均收入下滑到 15 萬以內,20 萬以下車型貢獻了 80% 的銷量。王朝、海洋網在 20 萬~30 萬元價格區間基本無產品。騰勢、方程豹、仰望的銷量占比不足 5%。 



2025 年,比亞迪將迎來 20 萬元以上市場的產品大年。年初發布的 MPV 夏、近期的漢 L、唐 L 覆蓋 25 萬~35 萬元市場;六座 SUV 騰勢 N9 覆蓋 39 萬~45 萬元市場。


比亞迪漢 EV 上市初期的成交價在 25 萬級別,曾經是比亞迪品牌上升最成功的產品。但 2 年價格戰打下來,漢的終端價格下探到了 15 萬元,成了網約車的暢銷款。


現在,比亞迪又希望用配置堆滿的漢 L 重回 25 萬市場。


但整個消費市場的情緒并不是向上的,這可能是高端化最大的挑戰。特別是補貼刺激出的市場需求,用戶對于價格的敏感度更高。他們需要的是一輛便宜、能用的車,而不是更貴、更好的車。


在價格戰的大背景下,就連 50 萬級別的問界 M9 Ultra ,今年也在提升配置的基礎上,降了 2 萬塊錢。


比亞迪及其他新能源車企的“技術平權”運動,也讓高端化變得更難。


原本,一些技術只有在高端車上能體驗到,但現在下放到大眾車型上。無論是空間、續航里程、舒適性配置,還是智能化程度,大眾車的產品體驗和高端車幾乎拉平。


今年,比亞迪的高端化打出的第一張牌是 10C 充電。新一代電動車基于 1000V 平臺,在 1000 kw 充電樁上,可以實現充電 5 分鐘,續航 400 公里以上。


為此,一向只賣車、不建公共充電樁的比亞迪,宣布將投建 4000 根 1000 kw 充電樁。


10C 充電對電網提出了很高要求,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提升,相比于主流的 4C、5C 卻并不明顯。 4000 根充電樁,相對于比亞迪 400 多萬的銷量而言也還是太少了。 


但在技術平權的時代,比亞迪需要一個突破點,讓中高端產品被大眾看見。


對技術的投入及垂直整合的模式,讓比亞迪的研發費用持續上升,達到 532 億元,占收入的 7%。同期,特斯拉為 45 億美元,理想為 111 億元,研發費率分別是 5%、8%。



出海,下一個增長故事


為了出海,比亞迪訂購了 8 艘滾裝船,如今已有 4 艘投入使用。


新的滾裝船下水,也使得比亞迪 12 月的出口銷量環比增加 84.5%,達到 5.7 萬輛。2024 年,比亞迪累計出口了 41.7 萬輛車,同比增加 71.9%。


2025 年,比亞迪的另外 4 艘滾裝船也將交付。對國內新能源車市場增長和出海的樂觀預期,使得多家券商上調了比亞迪 2025 年~2026 年的盈利和銷量預期。  


截至 2024 年底,比亞迪已進入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哥倫比亞、菲律賓市場,2024 年的銷量都是第一。但這些市場的總量很小。比亞迪在新加坡獲得 33.6% 的市占率,實際只賣出了 1.4 萬輛車。


除了整車出口,海外工廠也在快速建設中。2024 年,比亞迪烏茲別克、泰國工廠已投產。巴西、匈牙利工廠也將在 2025 年投產。如果能夠通過本地化解決關稅、政策的不利影響,比亞迪的海外銷量、盈利性還會進一步提升。


為了配合全球化戰略,比亞迪還在不久前還在港股配售發行了近 1.3 億股,募得 434 億港元。


隨著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比亞迪將迎來全球化的轉折點。


摩根大通預計,2026 年比亞迪的全球交付量會達到 650 萬輛,其中 150 萬輛來自海外市場,在全球輕型汽車市場、純電市場的份額達到 7%、22%。


到了 2030 年,它們認為比亞迪的全球出貨量將達到 1000 萬,成為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的豐田。


出海,成為豐田,是比亞迪的下一個增長故事。


雖然相比于豐田,比亞迪無論制造、銷售體系還是管理模式,都不夠精益。數千人的智駕團隊也沒有換來等量的研發效率。但高速的增長可以掩蓋大部分問題。


相比于 2024 年一季度,比亞迪的股價已經翻倍,市值突破萬億。比亞迪的下一段故事剛剛開啟,而資本市場已經提前相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云見 Insight,作者:王海璐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贊賞
關閉贊賞 開啟贊賞

支持一下 ??修改

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伊春市| 彭山县| 白玉县| 寿光市| 青海省| 桑日县| 化德县| 灌云县| 涡阳县| 富顺县| 灌阳县| 长治县| 万年县| 永春县| 涟水县| 吉木乃县| 伊川县| 佳木斯市| 商都县| 东源县| 山阳县| 陆川县| 东至县| 白河县| 高淳县| 施秉县| 寻乌县| 鄢陵县| 介休市| 图木舒克市| 阜新| 凭祥市| 泉州市| 安岳县| 望城县| 武强县| 呼玛县| 平舆县| 贡山|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