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影院,天美传媒97a∨,天堂av,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人類離用上豬器官的日子,不遠了?
2025-03-28 08:43

人類離用上豬器官的日子,不遠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返樸 (ID:fanpu2019),作者:郭曉強,原文標題:《中國完成全球首例基因編輯豬肝臟移植人體,我們就快用上豬器官了嗎?》,頭圖來自:AI生成


倫敦時間2025年3月26日,中國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的研究團隊在《自然》(Nature)雜志在線發表論文,報告世界首例將基因編輯豬的肝臟移植到腦死亡人體內的成功案例(于2024年3月完成),將有助于解決移植器官短缺問題。研究團隊表示,該研究首次探索了“基因編輯豬-人”肝臟異種移植的可行性,在科學理論創新、核心技術攻關、軍事醫學應用等方面取得了原創性突破。


Nature在線發表國際首個基因編輯豬肝臟人體移植研究工作,西京醫院竇科峰院士為論文的通訊作者,陶開山教授為第一作者,王琳教授、董海龍教授為共同通訊,楊詔旭副教授、張玄醫師、張洪濤醫師為共同第一作者


繼此次試驗后,該團隊于今年1月7日又成功開展第二例豬-人肝移植試驗。不同于第一次未移除人肝只是嘗試將豬肝臟移入人體,這次是以原位替換方式(即移除患者肝臟)將豬肝臟植入了腦死亡患者體內。


放眼全球,從去年11月以來,已先后有3例成功的基因編輯豬腎臟移植給腎病患者的案例,前兩例由美國科學家完成,第三例同樣由西京醫院完成,目前患者皆生存良好。


面對豬-人異種器官移植的頻頻捷報,人們不禁要問,這些進展是否預示著人類離用上豬器官維持生命甚至更高生活質量的日子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了?


眾所周知,器官移植是許多衰竭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腎衰竭等)治療的根本方法,隨著技術進步使臨床效果更為理想,但同時也面臨一個巨大難題,就是供需不平衡。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每年供體器官只能滿足10%左右待移植患者的需求,大多數患者只能在器官等待過程中離開這個世界。面對這一難題,科學家設想了眾多策略,如曾被寄予厚望的干細胞移植,但這一方案至今仍未能解決眾多瓶頸問題。異種移植因此就成為另一重要選擇。


所謂“異種移植”就是不同物種間的器官移植,以區別于相同物種間的同種移植。把其他物種器官移植到人類的想法由來已久,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已經過多次嘗試和篩選,經綜合考量而于80年代將豬選為最佳供體,原因在于豬的器官大小、結構和生理功能與人類比較接近(科學性考量),此外還包括繁殖力較強、價格相對較低、倫理性較好(相對于靈長類)(可行性考量)。隨后,科學家又開展了廣泛的動物實驗,但由于免疫排斥和安全風險等問題而一度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但近些年,高效基因編輯工具的出現與完善給豬-人異種移植提供了重大轉機,經過基因編輯(敲除或敲入基因等操作)的豬器官在移植到其他動物(一般用猴)后排斥反應極大降低,從而使移入器官在體內維持時間持續延長,如心臟的移植記錄是945天,腎臟記錄是758天,肝臟記錄是29天等,這些喜人成果無疑提升了研究人員的信心,從2022年開始,醫學界開始嘗試將豬器官直接移植到人體并評估療效。


豬-人器官移植在艱難中進步


先看幾年來肝臟以外器官的豬—人異種移植的嘗試和效果:


  • 2022年1月7日,全球首例豬-人心臟移植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完成,患者貝內特(David Bennet)存活2個多月(3月9日去世)


  • 2023年9月20,第二例豬-人心臟移植也在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完成,患者福賽特(Lawrence Faucette)存活6周(10月30日去世)


  • 2023年,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和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研究團隊將豬移植到一位腦死亡患者體內。


  • 2024年3月16,第一例豬-人移植在美國麻省總醫院完成,患者斯萊曼(Richard Slayman)存活52天(5月12日去世)


  • 2024年5月29日,第二例豬-人移植在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完成,患者皮薩諾(Lisa Pisano)存活40天(7月7日去世)


  • 2024年11月25日,第三例豬-人移植在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完成,患者盧尼(Towana Looney)目前健在,已是最長記錄(4個多月)


  • 2025年1月25日,第四例豬-人移植在麻省總醫院完成,患者安德魯斯(Tim Andrews)目前健康檢測中。


  • 2025年3月6日,第五例豬-人移植在中國西京醫院完成,患者為一69歲終末期腎病女性患者,目前情況良好。


從這些事實可看出,全球醫學界現已先后開展了心臟和腎臟的豬-人移植臨床試驗,其中心臟移植2例(患者已死亡),腎臟移植5例(目前3例存活中)


FDA批準豬-人腎移植臨床試驗


豬-人器官移植試驗目前只在中美兩國開展,美國執行的幾例主要基于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同情用藥”政策,即危重患者在缺乏現有較令人滿意治療方案時可實施尚未經過臨床批準的新療法。2025年2月4日,FDA正式批準將豬腎臟移植到腎衰竭患者體內的臨床試驗,兩家生物技術公司聯合醫療(United Therapeutics)和伊起源(eGenesis)將在今年開啟他們的研究。如果成功,將有望解決器官移植中供體嚴重短缺的難題。


當然,限于技術本身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即使批準了臨床試驗,后續試驗效果如何,筆者也持謹慎態度。公開信息顯示,伊起源公司的臨床試驗將從三名在五年內可能都無法獲得人類器官的腎衰竭患者開始(前期的幾例手術腎臟主要由該公司提供)


聯合醫療公司決定從2025年中期開始試驗,首先招募6名終末期腎病實施移植并進行一個12周的觀察期,由獨立委員會將評估手術安全性和有效性后再擴展到最多50名受試者的更大群體。


從這個初步信息可以看出,對臨床試驗的參與者的選擇比較關鍵,必須滿足兩個標準之一:不符合人類腎臟移植條件,或五年內不太可能獲得人類腎臟(包括五年內可能獲得但到時可能去世)。通俗理解就是患者病情比較重,不宜再拖,或目前不嚴重但預期獲得人器官機會渺茫。


此外所有參與者年齡要在55至70歲之間,患有終末期腎病,并且至少已接受六個月的透析治療。這些苛刻的條件表明,接受移植的患者大部分都病情嚴重,并且豬腎成為唯一的希望,這一現實也為移植效果評估帶來巨大挑戰,因為有時即使移植成功,但患者后續由于其他疾病原因而造成死亡,也很難將其死亡原因與移植失敗相區分。


但無論如何,臨床試驗的批準和后續的實施無疑在推動豬-人移植方面具有重大意義,因為臨床試驗才是評估新治療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黃金標準,待全面驗證后才有望獲得批準臨床應用。


豬-人肝移植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3月我國完成的首例豬-人肝移植試驗為晚期肝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肝臟比心臟和腎臟的功能都更為復雜,特別是豬肝產生的多種豬自身蛋白可能會激發人體產生難以抑制的強烈免疫反應,最終導致移植失敗。這一額外難度使許多科學家對豬肝臟移植更不看好。


對此,西京醫院竇科峰團隊的張玄醫生在接受《返樸》采訪時也說:“豬肝移植比心臟和腎臟移植難多了”,“涉及蛋白質的生理功能兼容問題,比如豬肝合成的凝血因子和人類不能完全兼容,更容易出現凝血異常問題”。因此,“未來2-3年我們可能會先采用輔助肝移植的方式進行人體移植,就像這次的一樣。”


輔助肝臟移植 | 圖源:西京醫院


所謂“輔助肝臟移植”方式就是不移除患者自身肝臟,而是在腹腔另一位置放置豬肝臟,在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劑前提下,患者沒有發生嚴重排斥反應。此次移植后10天,試驗應家屬要求終止,此時取下的豬肝臟仍保持正常結構和功能,移植期間豬肝臟持續保持正常血流,并產生膽汁和豬白蛋白,表現出正常肝臟部分功能。由于患者仍擁有健康肝臟,因此尚無法判定將來僅依賴植入的豬肝能否為肝衰竭患者提供足夠的功能,這需要后續研究進一步確定。


從2025年1月7日完成的第二例以原位替換方式將基因編輯豬肝臟植入腦死亡患者體內的案例看,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肝功能各項指標基本正常,標志著又往前邁出了一大步。這第二例移植也應家屬要求在術后觀察了12天后終止。


談及整體感受和未來關注的風險點,張玄醫生對《返樸》表示:“總體感覺是豬肝完全代替人肝仍然有困難”。他介紹說,異種肝移植接下來最嚴峻的挑戰有術后凝血異常的問題、免疫排斥的問題、如何延長移植受者術后生存期的問題等。“未來豬肝用于人體的臨床應用應該也不會太遠,最先開展的方式可能是輔助肝移植或者豬肝體外灌注,因為這樣的安全性會更高一些。”


一切待時間驗證


近幾年來,豬-人器官移植的臨床試驗為這一技術的最終應用提供了鼓舞人心的初步結果,對某些焦急等待同種器官移植的患者帶來了新希望,但最終是否真正成功尚無法完全預測。


首個挑戰還是免疫排斥問題。即使同種移植,免疫排斥也是造成失敗的最重要原因,當然隨著對免疫系統作用機制的理解和免疫抑制劑的應用,這一問題已得到較好解決。而對于豬-人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問題則更為棘手,目前借助基因編輯技術,一方面去掉部分豬基因,另一方面增添部分人基因,從而最大程度減少免疫排斥反應的發生,但最終達到何種程度尚不得而知。


對免疫排斥問題,張玄醫生也向《返樸》證實,異種器官移植采用的免疫抑制劑的種類更多,有些是異種移植特有的免疫抑制劑,在同種移植中很少用,而同樣的免疫抑制劑使用劑量也會比同種移植高一些,也是為了更好地控制排斥反應。


第二個是兼容性問題。豬、人有別,豬器官能否完美代替人器官執行生理功能也是需要判定的問題,如果超負荷工作勢必也會縮短器官壽命,而使臨床效果不理想。


最后是性價比問題。移植手術的有效性問題的判斷標準如果從之前已有的心臟和腎臟移植效果來看,延長幾個月的生存期對于絕望中的患者而言也意義重大,值得嘗試。與此對應的則是價格問題(目前試驗尚不存在),從目前看手術費用會較為高昂,如供體基因編輯豬的費用,手術過程較人器官移植難度、免疫抑制劑使用等都會推高價格(當然如能獲批得大規模臨床應用,相關費用會顯著下降)。不過假如生存期延長數月亦或多年,是否應該使用此技術也非常值得考慮。這里有個綜合判斷和技術定位問題,不能完全對標同種移植,效果如能達到部分預期,就無疑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案。


整體而言,豬-人異種器官移植的進程在積極推進中,這項事業的發展動力主要源于這一方案有望解決器官短缺的現實難題,造福人類,并且目前看來是補充(亦或部分替代)人-人同種器官移植最有希望的方案,特別是許多曾經看起來難以逾越的困難隨著技術進步也實現了部分解決,幾例臨床試驗的成功實施也為研究人員帶來巨大信心,這些無疑都成為推動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強大動力。


當我們問及西京醫院是否正著手準備開展應用到需要肝移植的患者的研究,張玄表示“有計劃,具體時間沒有確定。”


無論如何,有努力就有希望,就有取得突破的可能。但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生命的復雜性,豬-人異種器官移植時代是否已經到來,筆者認為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因為目前剛開始進入正式臨床試驗階段,最終還依賴于整體效果的全面評估。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贊賞
關閉贊賞 開啟贊賞

支持一下 ??修改

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南郑县| 漾濞| 上虞市| 琼结县| 兴海县| 晋中市| 南投县| 龙川县| 濉溪县| 天长市| 汉源县| 南京市| 高安市| 兰州市| 儋州市| 和林格尔县| 保定市| 宜宾市| 聊城市| 宁波市| 娄烦县| 普兰县| 罗城| 伊金霍洛旗| 邵阳市| 从化市| 同心县| 乡城县| 隆林| 红桥区| 繁昌县| 丰原市| 遂昌县| 吐鲁番市| 揭东县| 浦东新区| 嘉黎县| 怀远县| 水富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