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影院,天美传媒97a∨,天堂av,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2025-03-29 08:55

特朗普“既要又要”:一邊征收汽車關稅,一邊不準車企漲價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作者:許超


在美國政府即將對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之際,特朗普已經向美國汽車制造商發出明確警告:不要因關稅而提高汽車價格。這引發了業界對通脹壓力與貿易政策之間矛盾的廣泛擔憂。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6日在白宮簽署公告,宣布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相關措施將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還稱,汽車關稅將會是永久的。這是繼美國對全球鋼鋁產品加稅等措施后“關稅戰”的再次重大升級。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與多家頂級汽車制造商CEO進行了一次電話會議。在這次會議中,特朗普告訴汽車行業高管們,白宮將“不滿地看待”任何因關稅導致的價格上漲,這讓一些參會者感到不安,擔心如果他們提高價格將面臨懲罰。


特朗普表示,汽車制造商應該對他取消拜登政府的電動汽車政策感到感激,并進行了長篇大論,闡述了汽車制造商將如何從關稅中受益,強調他正在將制造業帶回美國,對他們的行業比前任總統更有利。


特朗普的這一立場展現了他經濟政策的內在矛盾:一方面試圖通過關稅重塑美國貿易秩序,另一方面又擔憂通脹加劇引發選民不滿。生活成本上漲的擔憂曾幫助特朗普贏得2024年大選,現在卻成為他最大的政治弱點之一。


一、關稅效果可能5月顯現


汽車行業專家普遍認為,關稅幾乎肯定會迫使美國汽車制造商提高價格。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周四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由于經銷商囤積兩到三個月的庫存,關稅的影響可能要到5月才會開始顯現。屆時汽車價格可能會上漲11%至12%以抵消關稅的影響。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Lear的首席執行官Ray Scott在周二發給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直言:“任何級別的關稅都無法被抵消或吸收。”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主席Matt Blunt也表示:“很難想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實施的關稅不會對價格產生一些影響。”


一位汽車制造商的高管表達了他們的困惑:“數學公式告訴你,這將使我們損失數十億美元。那么誰來支付這筆費用呢?”


二、低價位車型“首當其沖”


分析認為,關稅對低端市場的影響可能尤為明顯。目前美國市場上有20款售價低于30000美元的車型,其中至少一半將受到新關稅的嚴重打擊。Cox Automotive的執行分析師Erin Keating表示:“對這些買家來說,這將是一個真正的挑戰。我們預計價格只會上漲,激勵措施將消失。一些車型可能會從市場消失。”


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起亞汽車和現代汽車公司等制造商的許多最便宜的車型都是在美國境外生產的。通用汽車將其低價的雪佛蘭Trax緊湊型SUV和Trailblazer跨界車生產在韓國;福特從墨西哥進口入門級Maverick小型皮卡和Bronco Sport緊湊型SUV;而現代汽車最便宜的Venue小型跨界車和入門級Elantra轎車則在韓國生產。


Cox Automotive估計,對來自加拿大或墨西哥的組裝車輛,關稅將使成本平均增加5855美元。這種影響使得許多“負擔得起”的車型可能在美國市場上變得不可行。


三、特朗普兩難:如何在推動貿易保護主義的同時控制通脹


新車價格已經超出了許多美國人的承受能力,目前美國新車的平均價格接近50000美元,再加上高利率,進一步增加了經濟負擔。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加劇這一危機。Edmunds的洞察主管Jessica Caldwell表示:“合理預期車輛價格將上漲,這對一個已經在應對持續可負擔性問題的行業帶來了額外挑戰。”


這些價格上漲已經開始推動長期新車買家轉向二手車市場,而進一步的價格上漲可能會加速這一轉變。然而,即使二手車市場也面臨問題,Cox的Keating表示,新冠疫情影響了車輛生產,導致搶手的一至三年舊二手車庫存減少,這對四至六年舊車型的價格產生了上行壓力。


特朗普已經認識到汽車價格可能因關稅而上漲,但他認為任何短期痛苦都將被國內制造業長期收益所抵消。然而,這一立場使他面臨兩難困境:如何在推動貿易保護主義的同時控制通脹。


在特朗普政府內部,通脹一直是特朗普經濟團隊關注的問題,即使他在公開場合很少提及,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而對于汽車行業來說,適應這一新政策環境的挑戰尤為嚴峻。


隨著4月2日關稅正式生效日期的臨近,汽車行業從主要汽車公司到小型供應商都在積極準備應對任何可能的影響。


不過,特朗普為汽車制造商留下了一些回旋余地:關稅將只適用于根據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進口的車輛和零部件中非美國部分。符合USMCA貿易協定的美國鄰國零部件的關稅將不會生效,直到建立收取這些關稅的程序。


汽車行業的未來走向將取決于特朗普政府如何協調其保護主義貿易政策與控制通脹的需求,以及汽車制造商如何應對這一復雜局面——既要滿足政府期望,又要維持業務可行性,同時還要確保美國消費者能夠負擔得起汽車。對于那些依賴低價汽車的美國消費者來說,未來購車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作者:許超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hezuo@huxiu.com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贊賞
關閉贊賞 開啟贊賞

支持一下 ??修改

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城市| 榆树市| 贵州省| 都江堰市| 凤山县| 河池市| 疏附县| 九龙城区| 五华县| 云浮市| 海原县| 东阿县| 灵寿县| 广平县| 牡丹江市| 漯河市| 许昌县| 通渭县| 手机| 读书| 新巴尔虎左旗| 石柱| 云林县| 乌拉特前旗| 基隆市| 四川省| 获嘉县| 永吉县| 富蕴县| 黑水县| 临桂县| 浦东新区| 忻州市| 通州市| 英吉沙县| 渝中区| 弥勒县| 桃源县| 淮阳县| 桓仁| 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