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俠穿越到中世紀化身惡毒王后,終日沉迷照鏡子和白雪公主比美——這話說出來,誰信啊!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草莓脆,編輯:桃子醬,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神奇女俠穿越到中世紀化身惡毒王后,終日沉迷照鏡子和白雪公主比美——這話說出來,誰信啊!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草莓脆,編輯:桃子醬,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這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不然就很難解釋,商業巨頭迪士尼在2023年推出豆瓣評分“高”達4.7分的“小黑人魚”后,為什么依然堅持不懈為大家端上來自熱帶的“白雪”公主。
目前來看,《白雪公主》的最終分數仍有很大發掘潛力——指的是繼續下降直至觸底的空間。歐美娛樂評分指標四大網站中打分最厚道的CinemaScore,也僅給了該片B+評級,而此前迪士尼電影在該網站幾乎全是A級以上的評分。
程度之慘烈,相當于在“人人高分永不拉胯”的貓眼式打分世界里,7分以下的電影叫沒法看,但《白雪公主》仍能拼盡全力拿下6.0分。
毫無疑問,“鼠鼠”這次一敗涂地。
如果人類要從這次“迪士尼滑鐵盧事件”中汲取教訓,還真有一點值得學習:次元壁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二元卡通世界和三維真實人間這二者真的“有壁”,不能輕易打破。
此條鐵律之下,《白雪公主》的失敗,只需用這個段子就能說明白:“神奇女俠穿越到中世紀化身惡毒王后,終日沉迷于照鏡子和白雪公主比美——這話說出來,誰信??!”
一、它到底在燃(演)些什么?
故事的開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王國……”停,就此打住,剖析《白雪公主》固然需要很多要素,唯獨不需要劇情介紹和防止劇透。
《白雪公主》的編劇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打造全新版本的白雪,創作團隊選擇整個狠活。第一步,把白馬王子一鍵清除。但是,基于影片還需要一個發動真愛之吻技能的工具人,男主角當然得保留;與此同時,為了顛覆“王子救公主”這種俗套劇情,那就把男主角設定為身無分文的綠林好漢即盜賊頭子吧。
真人版《白雪公主》的改編策略由此可歸為六字真言——先射箭,再畫靶。
既然公主不再需要王子拯救,那就讓公主成為盜賊男主的救命恩人。所以,二人相遇的第一幕是男主潛入城堡偷土豆充饑,撞見正在打掃的白雪。接下來快進到男主被巡邏衛兵抓捕,交由王后處置。白雪勇為男主發聲,頂撞王后,惱羞成怒的王后決定懲罰男主,把他綁在城門口活活凍死。再接下來想必大家也知道了,當然是白雪不能見死不救,放跑男主。
看似一氣呵成的起承轉合,直白點說,就是敷衍到連網絡小說都不愛用的無腦劇情,再經過主演團隊的用心演繹、二次創作,觀感還能更下一層樓。敷衍不是錯,問題是敷衍的“衍”,也是演戲的“演”,要“演”得好看,才會讓人原諒。
盜賊頭子偷土豆,甚至不愿意帶個麻袋,而是草草把土豆塞進衛衣兜里。這要是放隔壁狼人殺片場,平民都得先把這種拖后腿的人投票出局。王后要把人綁在城門凍死,不僅不需要衛兵站崗監督,甚至只用活結反綁了男主雙手,好讓隨后的白雪一扯就松,絕不耽誤救人工夫。
“貼心”的衛兵終于想起巡邏職責,畫外音遙遙傳來一句“我們該去看看情況怎么樣了”,既省了出鏡成本,也免除了有可能出現的二人雪中對唱的折磨觀眾環節。
像這種“演都不演了”的原創小巧思,貫穿影片始終。
小矮人萬事通明明只懂采礦,怎么白雪一聲令下,就學會醫療術化身再世華佗,治好了男主的箭傷?再次被抓、被困在城堡地牢的男主,一個人掙脫不了鐵鏈,但只要成功說服同樣被困的黑人老兄,二人合力,就能輕松扯斷鐵鏈,成功越獄。所以,你倆之前不動手是因為地牢體驗卡還沒過時效嗎?
終于來到決戰一幕,手無寸鐵的白雪身披紅斗篷走在石板路上。當觀眾還在糾結這是在致敬《悲慘世界》還是《小紅帽》時,白雪一張嘴就公布了答案。能讓衛兵們瞬間反水,只需要公主一句話:“你們的名字我全都記得,我知道你們以前是農民、鐵匠、面包師……”懂了,原來是在模仿《千與千尋》啊。
《白雪公主》絕對是今年最具儒家精神的影片,因為“君子動口不動手”——從頭到尾,全靠“嘴炮”推動劇情發展。
往好處想,至少宣傳方向找準了:#《白雪公主》在演我的日常#——嘴上說得天花龍鳳,實際行動始終為零。被說中的年輕人,都欠它一張電影票。
二、一出“好”戲,但“戲”全在戲外
對于只想看場好戲的觀眾來說,《白雪公主》也并非毫無亮點——雖然奪人耳目的“抓馬”(drama)劇情全在戲外。從立項階段起,《白雪公主》就顯露了“先天話題圣體”的特征,有媒體稱它為“迪士尼102年歷史上問題最多的項目”。
爭議從選角就已經存在,飾演白雪的拉丁裔演員瑞秋·齊格勒,顛覆了原著“膚白如雪”的核心設定。盡管電影中明確指出“白雪”得名是因為她在雪天出生,但不買賬的原著粉絲大有人在。
一言以蔽之,這部影片如果細看,對觀眾來說是一種殘忍。
不僅如此,齊格勒還公開表示,“我不是1937年動畫版的粉絲,也從沒真正喜歡過它”,這被許多觀眾視為公然挑釁?!栋籽┕鳌吩鎰赢媽а莸膬鹤哟笮l·黑爾·漢德為此指責新版《白雪公主》“侮辱”經典,毀掉了他父親與華特·迪士尼的心血。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齊格勒還在發力。以巴沖突爆發后,她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支持巴勒斯坦,與飾演王后的以色列女星蓋爾·加朵的立場南轅北轍,令電影淪為地緣政治的角斗場。
原著的經典角色——七個小矮人——的改造同樣吃力不討好。
2022年,因出演《權力的游戲》“小惡魔”一角而走紅的侏儒癥患者彼特·丁拉基在播客中反對小矮人由侏儒飾演,“這是一種落后的刻板歧視”。播客播出次日,迪士尼宣布,小矮人改為用電腦生成圖像技術(CGI)制作的“魔法生物”。
這一舉動,被好萊塢的侏儒演員群體批評迪士尼“剝奪侏儒演員就業機會”。被稱為“英國最小的健美運動員”的表演者Choon Tan表示:“我認為,迪士尼過于努力地追求政治正確,但這樣做卻損害了我們的職業和機會。”
《華爾街日報》給出了一針見血的總結:“新版《白雪公主》把文化上的雷踩了個遍,幾乎惹惱了所有領域的粉絲。”
“現在已經不是1937年了,她(公主)不會被王子拯救,她也不會夢想真愛?!薄八龎粝氤蔀轭I導者,她知道她可以成為已故父親所告訴她的那樣一位領導者,如果她無所畏懼、公正、勇敢和真誠,她就可以成為領導者?!?/p>
在齊格勒有跡可循的采訪中,她一直把自己演繹的白雪定義為“新時代獨立公主”。魔鏡對“美貌”的評判標準,也變成了“內在美”。但如果這個說法成立,故事里的王后就徹底失去了對付白雪的動機,畢竟,就算沒有白雪,她也無法成為世上最美的人。
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個無法自圓其說的故事。
“無畏、公正、勇敢和真誠”的白雪公主注定無法融入新時代。因為,就連9歲的王茉莉也知道,正直勇敢的下一句,是“有閱讀量”。
支持一下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