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聯社,作者:史正丞
對于美國金融傳媒巨頭彭博新聞社而言,今年1月引入的AI新聞摘要功能目前仍處在磕磕絆絆的磨合期。
在本周三準確爆料特朗普即將宣布汽車關稅的文章上方,彭博的AI摘要卻錯誤地總結出未來更廣泛關稅行動的實施時間,發現問題后該機構將其移除。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彭博社已經至少對36篇AI生成的新聞摘要進行過更正。
例如在本月,彭博刪除了一條聲稱“特朗普去年對加拿大加征關稅”的AI摘要,另一則更正說明則表示,AI“未能區分主動管理和被動管理基金,因此提供了不正確的數據”。
彭博社在今年1月15日宣布推出“AI新聞摘要總結”。自那以后,許多彭博新聞的標題下方,都會出現一個帶有亮眼提示的文本框,展現三條由“彭博AI”總結的新聞精華內容。
(來源:彭博網站)
顯然,彭博并不是唯一一家嘗試引入AI“打工人”的媒體機構。美國最大報業集團Gannett也采取了類似的技術,在文章頂部展示人工智能生成的摘要。“世界第二富”貝索斯旗下的《華盛頓郵報》,也推出了名為“詢問郵報”的工具,能根據發布的文章回答問題。
就闖禍程度而言,《洛杉磯時報》本月初推出的“AI評論員”一馬當先。根據介紹,該功能對評論文章和報道的政治偏見進行評分,并提供反駁論點。在上線的第二天,這個AI就因為發表美化種族主義極端組織“3K黨”的論述引發軒然大波,評論也迅速被撤下。
與此同時,被稱為“全球首份全AI報紙”的《Foglio AI》在3月18日發布首刊,但現在只能靠專門指派人力扶持,避免滑向徹底崩壞的結局。
在本周接受媒體采訪時,推出《Foglio AI》的意大利中右翼日報《Il Foglio》主編克勞迪奧·切拉薩承認,使用ChatGPT Pro寫的文章遠遠沒有達到與人類作者相同的水平。文章中存在大量的事實錯誤、拼寫錯誤,還會編造從未發生的事情,而且行文也相當平淡,沒有看頭。更麻煩的是,AI還會大段抄襲同行的作品。
為了阻止這項試驗變成純粹的丟臉行徑,切拉薩現在指派了兩名員工,專門負責事實核查并剔除虛假信息。但《Foglio AI》仍會保留“小錯誤”和“拙劣的寫作”,因為他認為這能展現“AI的局限性”。
切薩拉表示,他計劃在4月11日試驗結束時向讀者披露一系列出錯的實例,并邀請他們一起來分析人工智能的錯誤。
“AI的質量取決于人類”
在宣布推出AI摘要前,彭博社總編輯約翰·麥克列威特發布文章,闡述他對于AI新聞摘要的思考。
他寫道:“用戶喜歡它——因為他們可以快速了解任何報道的內容,而記者們則更為懷疑,因為擔心人們只會閱讀摘要,而不去看他們的文章。”
麥克列威特也承認,人工智能摘要的質量取決于它所基于的報道,而獲取這些報道仍然離不開人的作用。
對于AI摘要的近況,彭博新聞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家機構每天會發布數千篇文章,99%的人工智能摘要符合編輯標準。同時記者對是否發布AI摘要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并可以刪除任何不符合標準的摘要。
聲明也補充稱,AI摘要旨在補充新聞報道,而并非取代新聞。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聯社,作者:史正丞